民國28年(1939年)10月2日
經軍工部批準成立二十六工廠籌備處。
民國29年(1940年)5月17日
中國火柴原料公司成立。民國30年(1941年)11月底,中國火柴原料公司長壽廠建成投產。
民國34年(1945年)1月
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廠建成投產,生產出氯酸鉀產品;同年2月正式成立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廠。
民國38年(1949年)8月
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廠改為第二十三兵工廠一分廠。
1949年12月12日
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部派軍代表接管二十三兵工廠一分廠。同月中共二十三兵工廠一分廠支部成立。
1950年5月
重慶市企業局接管中國火柴原料公司長壽廠。
1951年3月1日
二十三兵工廠一分廠更名為西南工業部三0一廠;中國火柴原料公司長壽廠更名為西南工業部三0二廠。
1953年1月27日
中共重慶市三0一廠委員會成立(由三0一廠、三0二廠合組建成)。
1953年3月12日
三0一廠更名為中央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第三0一廠。
1953年4月6日
涪陵企業公司機電廠更名為長壽化工機械廠,并入三0一廠。
1953年4月10日
三0一廠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長壽化工廠。
1953年6月13日
三0二廠與長壽化工廠合并改名為長壽化工廠分廠。
1956年6月
化學工業部成立,長壽化工廠改屬化學工業部領導。
1957年7月15日
氯丁橡膠系統建設工程開始動工。同年10月磷二車間黃磷改造完工投產。
1958年6月15日
化工部將長壽化工廠下方給地方,隸屬四川輕工業廳領導,同年化工廳成立后歸化工廳領導。
1958年7月至1959年5月
氯丁橡膠、燒堿、電石、黃赤磷等車間及相應的公用工程基本建成,先后投產。
1962年10月1日
為了直接加強對重點企業的領導,將長壽化工廠收回中央,直屬化工部領導。
1966年8月
化工部將長壽化工廠改名為紅衛化工廠。
1969年2月
紅衛化工廠成立革命委員會,稱“紅衛化工廠革命委員會”。
1970年1月
化工部再次將企業下放給四川省,由四川省革命委員會領導,四川省化工部成立后,同年9月劃歸四川省化工局領導。屬直供企業。
1970年5月
企業實行軍事管制,并成立軍事管制委員會,1973年10月撤銷軍事管制。
1973年10月
根據重慶市革委會工交部71號文和重慶化工局6號文的通知,恢復長壽化工廠廠名。
1975年4月
生產高氯酸鉀產品,1975年5月起,根據中共四川省委(1975)35號文《關于下放工業企業的通知》,直屬重慶市化工局領導。
1977年10月
氨苯磺胺產品投產。至此,已有氯酸鹽、氯丁橡膠、氯堿、氨苯磺胺四大產品。
1988年4月
根據重慶化工總公司,重化總公司發(1988)008號文件,企業更名為長壽化工總廠。國家經濟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統計局、財政局、勞動人事部五個部委,經企(1988)240號文件發布長壽化工總廠為大二企業。
2000年8月
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成立,企業由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經營和管理。
2001年9月26日
經市政府渝府[2001]226號文批準,同意長壽化工總廠實施資產債務整合。由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四川宜賓昌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和自然人共同出資組建成立重慶長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至今。
2011年3月29日
經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第二屆董事會臨時會議研究,同意重慶長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壽捷圓化工有限公司至今。
2015年7月29日
經化醫集團第三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同意組建成立“重慶化醫長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化集團)”。